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自拍晒照 > 正文
    购物车
    0

    韩祥瑞:黄帝·涿鹿·中华文明

    信息发布者:zhangzhen
    2017-11-29 19:13:25   转载

    一、黄帝传说与黄帝时代


        据史籍记载,黄帝,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是46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我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有的史书称黄帝为三皇之一,即三皇为太吴伏羲氏、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有的史书如《史记》则将黄帝列为五帝之首,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相传黄帝生于轩辕之丘,起初居于有熊,故号有熊氏。另一说法是,黄帝手下的部队分别以熊、罴、虎等猛兽命名,其中熊部归他直接领导,所以黄帝又叫有熊氏。后来黄帝部落又在我国西北部黄河流域的姬水附近过着栖止不定的游牧生活,因此黄帝为姬姓。之后,他们又定居于陕西高原一带,开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由此而日渐繁衍壮大起来。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土地,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部落在生产与战争实践中,首先发明了战车,这种车有轩(即车围子)有辕,所以黄帝又称轩辕氏。黄帝有了战车,打仗时大将站在车上,停战休息的时候,便将车子连接起来围成一圈,以保护中军,只留下一隙,算是出入的门。这门就是两车车辕中间的空隙,所以又叫做辕门。辕门一词流传到现在。

        黄帝的出生富于神话色彩。相传黄帝的母亲为附宝,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怀孕,怀孕整整二年才生下黄帝。黄帝刚一出生就与众不同,他前额隆起,眉骨高耸,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流露出精灵之气。两个月后就能与母亲呀呀学语,3岁时便能言善辩,才智过人。到了2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修养的人了。他待人忠厚友爱,是非分明,办事果断,于是被人们推举为部落首领。

       相传黄帝有25子,其中14人形成12个姓。25子可能是25个氏族,12个姓可能为12个胞族。另据记载,黄帝有四个妃子,元妃为西陵氏嫘祖,相传她教人民养蚕、缫丝、织帛,使百姓的衣着有了明显变化和进步,由于她有教民育蚕织丝的功绩,数千年来,人民一直把她奉为蚕神。

        黄帝不仅被炎黄子孙尊为始祖,而且也为历代帝王尊为先皇。《史记·五帝本纪》中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即是说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帝王都是黄帝的子孙。相传黄帝的长子为玄嚣,玄嚣的儿子为少吴。少吴之孙为帝喾,为我国古代五帝之一。帝喾的少子为尧,号陶唐氏,也称帝尧,也是我国古代五帝之一,是传说中的著名仁君。黄帝的次子为昌意。昌意的后代颛顼,号高阳氏,也是我国古代五帝之一。可见,依据传说,黄帝确实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迄今为止,黄帝轩辕氏依然为传说人物。但是随着考古发现的进展,许多古代遗址都在向人们昭示着,我国古代“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有可能被考古证实为真正的历史。特别是最近考古学家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首次发现了可能是尧舜时代的古城址和红铜器,更增强了人们对三皇五帝成为真正历史的信心。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认为黄帝就是一位历史人物,但我们有理由认为黄帝时代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黄帝所处的那个时代,一定会出现一位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人物。在这个意义上说,黄帝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黄帝所处的时代,大约距今4600—5000年,这个时代属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的晚段,并开始进入金石并用时代。文化类型属我国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以.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它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富有特征的出土丈物是黑亮光滑的蛋壳陶。黄帝时代的社会类型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解体阶段,已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当时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相当水平,人类已由狩猎、采集经济过渡到农业经济。社会上开始产生了私有制,同时开始形成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这个时期也是古代文明开始形成的时期。黄帝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极富特色的重要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产生英雄的时代,传说中的黄帝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或精神母体。

        二、黄帝与涿鹿


        轩辕黄帝的历史功绩,在于经过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实现了各部落的大融合,形成了华夏族;黄帝的历史功绩更在于他战胜蚩尤、炎帝前后,致力于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并广泛吸收其他部落的成果,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光。黄帝的这些历史功绩又与涿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帝因涿鹿而成就了千秋伟业,涿鹿因黄帝而名垂千古。

        涿鹿是黄帝部落东迁后的定居之所。黄帝部落原驻地,因黄河泛滥不再适于畜牧和农业生产,于是黄帝就带领部众逐渐东迁,这是原始社会的惯常作法。据史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现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最后沿着现在的桑干河,来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据地质学研究,桑干河流域的涿鹿一带,古时为一片古湖,随着地壳运动,湖水逐渐外泄,使涿鹿盆地形成了极其肥沃的土地,又因山间盆地的独特地形,形成雨量相对充足的地方性小气候,这就为人类由渔猎、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黄帝慧眼识宝地,让其部落在涿鹿定居下来。这一重要决策,使黄帝部落迅速强大起来,原本较炎帝部落落后的农耕经济,在涿鹿这片沃土上迅猛发展,许多部落闻风归附,将黄帝推上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黄帝部落在涿鹿的发展进入鼎盛,并进而在这里创下了千古传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伟绩。

        涿鹿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的古战场。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包括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黄帝与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当时在中国大地上,经过长期兼并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集团,以蚩尤为代表的九黎部落集团,还有苗蛮部落集团。蚩尤部落以牛为图腾,他们首先发现了铜矿,并可用铜来制造武器。蚩尤作战勇猛过人,被称为战神。当时在我国北方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叫炎帝部落。据传炎帝、黄帝同为少典之子,两部落之间关系密切。在黄帝东迁的同时,炎帝部落也相继东迁。炎帝部落沿着渭水东下,又顺着黄河南岸向东行进,到达今山东一带。这样就与蚩尤部落发生了冲突。炎帝敌不过蚩尤,不得已放弃了驻守的土地,逃到涿鹿来求黄帝帮助。蚩尤穷追不舍,尾随炎帝追赶到涿鹿,并在涿鹿修筑了营寨,号称蚩尤寨,准备与炎、黄联盟作一决战。在此情况下,黄帝接受了炎帝的请求,联合其他联落,在涿鹿之野与蚩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黄帝与蚩尤打仗,开始时蚩尤处于攻势.黄帝处于守势。蚩尤恃刚战胜炎帝的气势,给黄帝造成了巨大的军事与心理压力,加上黄帝又是被迫应战,所以战争开始,黄帝“九战九不胜”。后来黄帝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调兵遣将,周密渫划,才终于在第十次战斗中,战胜蚩尤部落,并擒杀了蚩尤。这场大战是我国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第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黄帝指导战争的艺术,蚩尤英勇善战的不屈精神,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益。

        黄帝、炎帝联合打败蚩尤后,两部落之间围绕领导权问题又产生了矛盾,于是在黄帝与炎帝之间又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就是有名的“阪泉之战”。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成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兵,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貙貅貔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可见战争开始,双方实力相当,处于相持阶段.开始的两仗没有决出胜负,黄帝不得不与炎帝进行第三次较量,终于归降了炎帝部落。关于黄帝、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黄帝、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还有另一种说法,即阪泉之战发生于涿鹿之战之前,说是黄帝派炎帝去治理地方,炎帝不服黄帝领导,于是爆发了阪泉之战。阪泉之战后,炎帝心悦诚服地归顺黄帝,黄帝部落联盟又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黄帝战胜蚩尤后,没有对战败的九黎部族采取斩尽杀绝的极端行为,而是用怀柔的方式使九黎集团与华夏集团互相结为联盟,使九黎集团的部分融合于华夏集团,部分向南迁徙,形成了苗、瑶等少数民族。黄帝与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更不是一个部落消灭另一个部落,而是两个部落的文化叠加在一起,在生产方式上,黄帝部族则接受了炎帝部族的农耕文化,彻底改革了以往的游牧生产方式。之后,炎帝、黄帝二族又世代通婚,在血缘上进行融合,最后则是氏族界线归于泯灭,后世子孙便并称为炎黄了。因此,涿鹿之战,阪泉之战,乃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在这之后,华夏族又与其他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也随之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称谓。黄帝、炎帝、蚩尤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三祖。

        涿鹿是黄帝建立华夏第一都城的地方。黄帝擒杀蚩尤,归服炎帝后,各部落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同心拥戴他为“天子”。各部落对他执臣礼,表示服从他的命令。于是,黄帝便顺从各部落的意愿,登上了“天子”之位。正如《史记》所载,涿鹿之战后“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为了向天下宣威,黄帝带兵巡行各地.相传他曾东到沿海,南达长江,西到崆峒(今甘肃),北征山戎。然后以“天子”的身份在釜山与诸侯合符会盟,据说到会的有“万国”之多。不过当时还属于原始社会末期.仍处于国家形成的前夕.所谓“万国”实际上只是许多部落首领。这次会盟确立了黄帝的最高军事首长地位。会盟之后,黄帝又在涿鹿山下宽广平坦的地方建筑了都邑。《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黄帝建都邑于涿鹿,使涿鹿成为黄帝对外开拓的根据地,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原始社会的解体。

      现在涿鹿县有一座称为黄帝城的古城遗址,古城址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石刀、石斧、石杵、陶纺轮等生产用具,还发现了陶豆、陶鼎、陶甑等生活用品。还在黄帝城附近发现石镞两枚,经鉴定为五千年前的遗物。但涿鹿黄帝城是否就是黄帝当时所筑都邑,需考古发掘后才能断定。

        《史记·封禅书》说,黄帝活到100岁的时候,到首阳山采铜铸宝鼎,宝鼎铸成,天上降下神龙来接黄帝,黄帝便乘龙上天了。又据《抱朴子.极言篇》引《列仙传》的传说,黄帝到了晚年,自己选择了—个死的日子,到这一天,他和臣下辞别而逝,死后葬于桥山。不久山陵忽然崩塌,坟墓中却空无尸身,只留下他的佩剑和鞋,说黄帝还是成仙了。黄帝死后,人们拥立黄帝后代颛顼为“帝王”。现在全国有好几处桥山,最著名的是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那儿建有雄伟的黄帝陵,是海内外华人祭祖寻根的圣地。在河北省涿鹿县也有一处桥山,据传说黄帝葬于此处。笔者认为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黄帝葬于都城附近很有可能,但考虑到黄帝当时四处巡视,葬于陕西桥山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三、黄帝与中华文明


        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产生的时代,黄帝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对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当今,人们普遍认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冶金术、城邑、礼仪中心,艺术和文字符号。依据有关史料记载,佐以黄帝及其前后的考古发现,可以有理由认为,黄帝时代中华文明已经产生并已发展到相当的程度。

        ①关于金属的使用。考古学已经证实,黄帝时代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晚段,当时已进入金石并用时期。与黄帝同时代的蚩尤,被称为我国金属兵器的发明者。《世本·作篇》载:“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说明当时在蚩尤活动的区域内,蕴藏有五金矿产,当人们用火焚林,或因雷击引起森林焚烧时,有些裸露的矿苗,被大火熔为硬块,后经雨水冲刷暴露于地面,当人们发现了这种矿物熔品,认识到它不仅比石器坚利,而且也易于加工时,遂采用为用器和制作兵器。另外传说黄帝曾在首阳山采铜铸宝鼎,鼎的四周铸着黄帝、风后、应龙的图象,还铸有其他神将猛兽的形象。此外,我国考古专家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枚红铜铃,说明在黄帝之后不久的尧舜时期,已经可以制作造型复杂的铜器,黄帝时代发现、使用金属是可能的。

        ②关于文字符号的发明。恩格斯说,原始社会“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据记载,黄帝时代已产生了文字,并说这种文字是由仓颉所创造。据说仓颉为黄帝史臣,他看到鸟兽的足迹,受到启发,认为一切事物是可以由符号来分别出来的,就创造了文字。这里应当明确,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逐渐孕育、选炼和发展而成的,决非少数人短期内一手一足之功,所谓仓颉造字,实际上是劳动群众的集体创造,仓颉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代表人物或集大成者。事实上,从仰韶文化开始,就在陶器上留下了许多刻划符号,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上也发现了一些符号,正是这些符号的逐渐演化,才形成了原始文字。考古发掘证明,文字的产生与图画有密切的联系,远古时代的人们将要表达的意思画下来,图画复杂而逼真,以后逐渐演化成简单抽象的符号。从古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可以推断,图象符号是文字形成的基础。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一批画在陶器上的符号,郭沫若认为,这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由此可以推测,黄帝时代产生最原始的文字是完全可能的。

        ③关于艺术与礼仪。据史料记载,黄帝时代是萌生音乐、舞蹈、绘画的时代,是艺术萌生的时代。艺术是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人们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和减轻疲劳,而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就是产生原始声乐的基础。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这种劳动呼声,便发展为由歌词和节奏组成的原始声乐。人们在歌唱时往往敲打木板或其它器物来加强节奏以助兴。这就产生了最早的乐器——打击乐器。在这之后人们又发明了管乐器。人们为了再现劳动的热情与快感,往往披上兽皮模拟野兽的动作,于是又产生了人体和手脚有节奏、有规律的舞姿。相传黄帝时期已有了乐官,名伶伦。伶伦奉黄帝之命,“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黄钟之官长九寸,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渐短”。所以黄帝素有“制律,,之功。据《人民日报》报道,1999年德国和中国的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贾遗址发掘了一批距今8000年的笛子,这批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计20多支,经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它是世界上同期遗存中最完整而丰富、音乐性能最好的声乐实物。由此推测,黄帝时代发明出黄钟等律是不足为怪的。另据记载,黄帝在大战蚩尤时,曾用夔牛皮制成大鼓,鼓舞士气。还传说黄帝时代已有了比较完整的乐舞,《路史后记》记载,黄帝曾命一个叫大容的人,创作了一部乐舞,名叫《云门大卷》。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绘画起源于黄帝时期,就是一种很广泛的说法。传说黄帝为神荼,郁垒二人画像,被认为是中国画的开始。而《鱼龙河图》则说,黄帝在擒杀蚩尤后,“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黄帝为蚩尤画像,也可以说是绘画。

        关于礼仪制度,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的釜山合符,就是一种原始的礼仪制度,合符釜山进一步明确了黄帝在各部落的军事首领的地位,是一种近似于开国大典的盛大仪式。另外,在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大量玉器、漆木器和特殊陶器构成的前铜礼器,表明中国古代文明固有特征之一的礼制已经形成。在黄帝时代,原始法律也在产生。据记载,是蚩尤在带兵时,为统御军队,开始使用刑罚手段惩处士兵,并正式提出“法”的名字。当然这里所说的“法”,充其量不过是几种刑罚手段罢了,并不具备完整的法律条文。

        ④关于城邑建设。从史书记载看,黄帝在战胜蚩尤后,曾“邑于涿鹿之阿”。蚩尤在涿鹿一带也曾建过蚩尤城、蚩尤寨。这些历史遗存需由考古发掘证实。但从最近在山西襄汾县发掘出的古城址推测,黄帝时代已有城邑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在黄帝时代,中华文明已经产生,并已发展到相当程度。这种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本质上说,起源于5000年前的中华文明属农业文明,这种文明在明代中叶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使我国成为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种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我们炎黄子孙最有凝聚力的精神支柱。

    主要参考书目:

        ①《中国古代史》詹子庆主编199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中国上古史演义》陈常樨著1994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③《神话三百篇》陈湘生、熊永祥编著1996年新世纪出版社

        ④《中国历代帝王录》杨剑宇著1991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延伸阅读

    链结:关于《张家口记忆》

    张家口素有“张垣”“武城”“长城博物馆”的美称。这里是文化之邦,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本书共收录了梅洁、韩祥瑞、冯心、顾建中、杨素梅、刘慧敏等知名作家和文化学者的作品80余篇。该书发掘了张家口历 史亮点、彰显了张家口文化特色、拓展了张家口文化内涵,向世人全面展示了张家口历史文化 的精髓。书中内容精当,史料翔实,脉络清晰,融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面立体地勾画了 在张家口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长生活过的历代群贤、厚土珍藏的古代文明、纯朴自然的民俗风 情和田野山川的秀美风光。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编写者对于张家口文化的热爱,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求是的学术精神。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